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开始呈现老龄化趋势。截至2020年11月1日,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人,占到总人口的18.7%。这也就意味着,每5到6个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
伴随而来的,则是巨大的养老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从现状来看,90%的中国老人居家养老,7%左右依托社区养老,3%入住机构养老。中国老人较少选择专业养老机构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养老服务缺口较大,高端、全面、人性化养老服务在市场上仍较为稀缺。
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未来的5到10年,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即将直面养老难题,而家庭规模普遍缩小的前提下,子女已经很难有能力完全支持养老需求。那么选择专门的养老机构、养老社区,求助专业的养老服务,可能就是很多老人较为现实的选择。
而老人最需要的其实是高水准的养老服务,这种养老服务包含很多“养老软件”,包括医疗、住行、陪伴、照护等等方面在内的细节把控。只有把养老软件提升上去,才会让安享晚年有更基础的支撑,整体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在这方面,大家保险的举措可提供相当多的启示。来自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而仅是针对“跌倒”这一项,大家保险的养老护理指南中就有多达4900字的规则来应对,每句都实实在在地体现出养老机构在实践中积累出来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养老服务来说,就需要这种细节上的较真,通过不断细化规则,为老年人织牢保障网格。4900字来对应“跌倒”,这就体现了一种专业,也让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服务时更有底气,更无后顾之忧。
最近这些年,大家保险还运用逆向思维,推出了“城心养老”产品线。“城心养老”,和将养老设施建在郊外的传统思路不同,主张将养老社区建在市内,在优化养老服务的同时,也保障住户邻近医疗、靠近儿女、融入社会的现实需求。
而这也体现了养老从“有地方住”到“生活舒适”的转变。老年人并不应该被排斥在正常的社会景观之外,过度改变生活环境。相反,应该通过各种办法,让他们能够在晚年也以体面的姿态继续曾经的生活,获得生活里的安稳感。
12月15日,大家保险集团联合央广网在京举办以“重构”为主题的发布会,正式推出专业养老品牌“大家的家”,打造为亲情加分的“保险保障+养老服务”业务发展模式,为家庭提供全场景、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大家的家”的核心关键词就是“近”,着力打造“临近医疗、亲近子女、更近人间烟火”的城心医养社区,适合携老亲子家庭及低龄活力长者的旅居疗养社区,适合国外亲人团聚的海外养老社区,正在探索社区嵌入式照护中心型的居家安养模式,让老人始终不离开亲情陪伴与社会接触。
此外,过去在养老服务中,老人的情感需求常被忽略,在养老场景里老人容易被居高临下地“俯视”,这也造成了相当多老人在内心里对养老机构的排斥。老人进入养老机构,似乎天然就是“被照顾”的角色,丧失了对生活的主动权,也容易丧失自我认可。
对此,大家保险也改变了相应服务逻辑,不求“无微不至”,遵循独立、支援、干预的护理原则。大家保险在设计养老业务时,提供了定制化服务。老人在入住时,可根据身体评估结果、社交能力、兴趣爱好等,选择自己个性化的护理需求,体现出大家保险关爱、尊重老人的护理特色。老人也不再需要被动地接受护理,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重拾对生活的自信。
这两年暴发的疫情,对于养老服务来说是个突如其来的挑战,同时也测出了各家机构的服务水位。在西班牙、韩国、日本等地都发生了养老院的集体感染事件,集中暴露出老年群体的脆弱性。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措施下,养老社区迅速封闭,有效管控了疫情的传播。
在此过程中,大家保险积极打造“伸手触云”的互动方式,让老人通过社交软件云品茶、云唱歌,教老人网购,甚至帮助老人拍短视频,也过一把网红瘾……通过寻求和外界的丰富接触,社区为老人打开了新的世界。同时,大家保险还整合了线上医疗资源,开设了互联网医院,一般疾病均可在线上完成问诊,避免老人频繁往来医院出现交叉感染。同时,“大家的家”品牌还集合养老社区周边三甲医院资源做医疗支撑,并依托集团全资持有的海外连锁养老集团33年的运营经验,自建护理体系,搭建专业护理团队。这些都更加凸显了大家保险在养老医疗方面的质地与水位,让老年人的健康更有保障。
总的来看,近些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迅速,但相比硬件提升,养老软件的升级更是迫在眉睫之事。这意味着意识层面要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俯下身子认真听取老年人的需求,在软性服务上要提供更多细节层面的支持。在这方面,我们依然需要更多探索,让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文章来源:央广网)